甘肃中医学院中药学科建立于1985年;2003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中药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2月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中药学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2010年12月国家教育部批准新增中药学科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在历任学科带头人席与民、黄正良、朱肇和、崔祝梅等著名专家教授的带领下,经过27年的发展,学科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甘肃中藏药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中药学科紧紧围绕国家中医药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中藏药资源保护、鉴定、加工、制剂工艺、质量控制、中药临床前研究及新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科覆盖中药资源学(含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以及临床中药学7个二级学科。现有中药学、药物制剂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中药学硕士专业;其中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为全国首次申报批准的教育部目录外专业,2008年列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药物制剂专业2011年列为甘肃省特色专业。截止目前,培养本专科生2800余人,硕士研究生149人,年均招收本科生150人,硕士生20人。主要分布于中药生产、医疗、科研等行业,已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中藏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0人,正高职人员26人,占37.14%;副高职人员22人,占31.43%;中职人员22人,占31.43%。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占21.43%;具有硕士学位者34人,占48.57%。年龄45岁以上30人,占42.86%;45岁以下40人,占57.14%。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含外聘7人)。拥有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学者1人,甘肃省“333”、“555”一、二层次人选4人,甘肃省第一、二层次领军人才3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
学科拥有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中药资源学列为甘肃中医学院院级重点建设学科;中药生药学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供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的基本条件包括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敦煌医学与转化实验室”、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药炮制及质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甘肃道地中药材当归黄芪等加工炮制及种植工程技术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甘肃省卫生厅中医药二级科研实验室等技术平台;3个教学实验中心(生药学实验中心、药学综合实验中心、理化实验中心);先后建立了本科生教学实践的药厂实习基地13个、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2个、药材加工及鉴定实习基地1个、药材种植基地1个;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7个(3所医院、2所研究机构和2家企业药厂)。
长期以来中药学科立足甘肃中药资源优势和民族医药特色,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产业化需求,在甘肃道地药材和中藏药资源、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药理毒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中藏药资源学研究;中藏药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中藏药药理与毒理研究;中藏药及复方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学科优势与地位日益凸显,研究特色突出。中药学科自列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以来,致力于打造科学研究特色鲜明、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承载力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研究集体,成为培养高水平人才、产生原创性研究成果、能够承担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重任的科研和教学基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