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招生信息 就业指导 一校四区
学校概括
学校主页 > 学科建设 > 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 >

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

 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方向明确,研究领域广阔,学术思想活跃,是综合中西医相关理论、治疗方法与手段,研究人体精神活动和精神疾病防治的、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特色学科。通过对中、西医治疗原理、方法、疗效的研究,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逐步把中、西医药知识综合、统一、融会贯通,为促进人类精神健康服务。本学科集专家学术思想为指导,借鉴现代医学的成果,同时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借助甘肃特有的中药资源开发优势,展开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等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和研究。

        本学科目前发展较快,符合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同时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医学体系。我院虽为传统中医药院校,但对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视。自学院创建起,精神病学课程随之同步展开;1999年创建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后,成为本科学生必修课程,相继有300余人接受正规学习后毕业。2003年经甘肃省教委、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次年开始招生,同年学院将《临床精神病学》确定为精品课程。 专业成立之今,两所附属医院及其他教学单位中,共有正规病床300张; 12年来,本专业重点提高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甘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在省教委、省卫生厅及学院的大力支持及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成就体现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工作重心,学院领导多年来十分关心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和前期培养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由主管院长进行宏观管理指导,科技处与研究生处具体实施,院(系)、部领导具体负责的管理模式。明确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研究生导师组成员。12年来本学科获得各方面资金共计120余万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基础条件、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了学科发展登上更高的水平。

一、发挥特色与优势,明确学术发展目标

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建设,集中医学院资源优势,是临床教学、科学研究、医疗等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学科作为甘肃中医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展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崇尚、信赖的一门独树一帜的新兴学科,在防治精神疾患中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同时具有一定的学术特点与优势,2004年因学科专业优势突出,特别是专科制剂:"安神系列胶囊"在临床治疗中的独特疗效,在治疗焦虑、抑郁、镇静催眠的疗效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被CCTV-4《中华医药》栏目,作为特色医疗服务向全球播出,国外、国内患者及家属前来附属医院求医问药。目前已收治国内患者6000例,门诊接待患者60000万人次,形成精神疾病诊治的优势,特别是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症、老年期精神障碍等疾病,为学科发展的优势病种,还有其特有的临床路径和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中南大学、汕头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前来讲学交流,近年来学科发展走出去的战略已经收到效益,台湾地区台大医院精神科同本学科建立专业学术平台,在抑郁症、失眠症的交流学术活动中,加深了专业相互支持,提高了文化认同,增强了学术关系,改善了专业学术氛围,目前,学科与国内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广东省脑科医院及台湾地区台大医院精神科等建立稳固的科研、学术、临床培训等专业协作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学科发展平台,为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成为甘肃省首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 2005年被甘肃省卫生厅、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青年文明号》;2007-2008被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评为《青年文明号》;2008年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郁病重点协作单位,2010年被中国医师协会评为年度杰出精神科医师星火燎原奖。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重点学科的建设,是甘肃省精神卫生专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省级重点学科发展的需要乃至西北地区培养精神卫生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是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发挥甘肃中医学院学科特色优势的需要;是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已形成了临床精神医学与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学科的研究条件,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如重型精神疾病(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物)为主要研究方向。2004年招生研究生研究方向不仅局限于治疗常见精神疾病,同时向亚专业、平行学科等专业发展。

1. 临床精神医学的研究

中医药防治情感性精神疾病(抑郁症)的研究一直被诸多学者关注与重视,本研究方向以甘肃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甘肃省卫生厅级重点中医药专科—脑病科、精神心理科为基地,致力于甘肃中医防治情感性精神疾病的研究,目前本研究方向主要根据亚文化特色,以抑郁症、躁狂症、躁狂抑郁症(双相)疾病为主攻方向,结合基础医学中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等,重点从事甘肃地道药材桂枝、白芍、远志、酸枣仁、当归等中药对情感障碍多点重构机制影响的研究;特别是中药对情绪、神经递质与脑功能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分子、细胞以及组织器官水平,研究中药对5-HT、ACH、NE、DA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研究中药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对于中国文化景下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此外,就甘肃地道药材当归、黄芪等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影响大脑功能、特别是自主神经的分泌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碍物的同时,筛选用于抑郁症单味中药,在动物模型中分别探讨具有大脑组织保护作用和调节作用的中药,为研制抗抑郁症新药提供依据。 躁狂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急性起病的一种精神疾患,特别是急性发病的情绪变化:如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焦虑失眠等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青、少年易出现的疑难重症,运用现代医学并结合中医药药学对其防治已成为前沿学科、中西医结合防治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有着广阔的前景。本研究方向以急性心境障碍为主攻方向,通过对中西医治疗的原理、方法、疗效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基础理论,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探索情感性疾病(躁狂症)的病因、病理机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创建新的模式与方法;以名老中西医学术思想为研究着力点,总结其治疗躁狂症的经验,为临床急性情绪障碍的防治提供指导性资料,在学科形成治疗专病的特色。

2. 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我院的"甘肃省卫生厅级重点中医药专科"为基地,致力于甘肃中医防治儿童精神疾病(儿童情绪障碍、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的研究。对此,已有几代人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患者数万名,特别是专科制剂:安神系列胶囊的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亦取得科研成果多项。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方法,从分子生物学、神经免疫学、大脑神经功能等不同水平认识甘肃道地药材(如黄芪、当归等);同时开发敦煌古方、名老中医经验方和学术观点防治精神疾病的作用机制。

3.中西医结合慢性脑病的研究

该方向以帕金森病、癫痫、阿尔采默氏病等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为主攻方向,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通过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及免疫等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构成了机体内复杂的、多维立体网络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近年来主要选用中医临床常用的疏肝、健脾、补肾、养心法,利用动物实验、细胞培养以及染色体技术、流式细胞技术、DNA电泳、放射免疫测定等现代医学实验技术,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其作用机制,并结合现代中药研究技术,对中药防治慢性脑病的物质基础和配伍原理进行研究,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方法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学科的生命力在人才;本学科在学术造诣、治学态度,具有创新精神的青中年专家中发现并重点培养,使其成为在学术前沿、学科发展方向的领头人,同时,在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中使成绩显著、素质较高的学术骨干形成后备梯队。近年来,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结构合理、能保证学科建设持续发展的学术队伍。本学科成立之初,拥有本学科现有省学位委员会成员和省相关委员会成员2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人,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目前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的在编人员20人,其中正高职10人,副高职13人,博士3人,硕士18人;大于60岁1人,46~55岁6人,36~45岁6人,小于35岁7人。2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入选省"333"、"555"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级师带徒老师2人。本学科以赵建雄、陈林庆、张士卿教授为学术指导,以史正刚、刘丽、石洲宝、陈立民、陈彻、李丹琳等中青年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共同组成的学术队伍,在甘肃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方向,正在形成本学科的人才优势及专业优势。

本学科陈林庆教授,男,汉族,1952年7月生,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药专科—精神与心理卫生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甘肃省优秀专家,原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本学科硕士生导师石洲宝,男,副主任医师,甘肃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疗系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获高等医学院学院校教师资格、2010年获国家级二心理咨询师资格;曾在兰大二院脑研所研修临床脑电图学、中科院心理所临床心理系进修学习、并在台湾地区及日本国研修临床精神医学;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全国委员、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近5年内国内核心杂志发表专业论文11篇,出版专著2部,完成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项;获得2011年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二等奖1项),主持进行在研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1项。

三、学科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本专业成立之初,科研基地主要以学院的临床医学系为教学、实验室及科研中心为依托,在学院及省教委的支持下,自2008年开始筹建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临床重点研究室,2010年筹建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心理测验室,2012年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重点学科研究室进行试运行,主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实验活动和专业课题授课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工作,配备的仪器设备总价值达50余万元,主要仪器有生理记录仪,脑电图记录仪、脑血流测量仪、睡眠测量仪、心理测量仪、生物治疗仪等。目前本学科在此基础上同时依靠学院的科研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相关专业方面的科研工作,目前完全具备研究生的培养、完成国家级、省级各项科研项目的要求。

四、学科临床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近三年来,学院共投资80万元用于加强研究基地建设。2012年以来床位数及医疗设备均有一定的程度的加强,两所直属附属医院能够满足本学科研究生临床实践和进行研究观察的需求,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时学科与兰州军区总医院、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酒泉市、张掖市人民医院、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目前,这几所医院已成为本学科的临床培训基地,为精神疾病及精神卫生学科的发展及临床研究提供了支持。

五、学科硕士点的培养与发展

根据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的专业特点,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之初,我们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及我院具体特点,确立了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社会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等专科疾病就医率及知晓率的提高、甘肃中医药事业发展优势,根据学院教学与科研实际情况,建立并培养教学、科研实用性人才的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科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培养模式,重新定位为:面向21世纪的精神卫生人才的要求,立足甘肃,发挥本学科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的优势,突出学科特点,实行多维结构的知识理论学习、科研技术操作技能培养与临床实践"三结合"的教育方法,培养复合型、实用性、高层次精神卫生高级人才的模式。围绕着这一培养模式,我们对教学、管理及学科建设等工作,进行研究与改革,对课程体系也做了重新修订,增加专业课、实验课的观摩讲座。目前共招收硕士研究生3人,其中2012级2人,2013级1人。2011年以来,在学院的规划和统筹指导下,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重点学科的基础建设得到更进一步发展。现有研究生专用的、典型的、临床适用、科研水平高、教学方法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工具,从根本上改善现有教学模式和条件,丰富了教学手段、方法与内容。学科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已经投入经费90万余元,筹建了学科资料室,其购书种类99种,购书数2139册。同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与相关学科的需要,在建设期内由学院统一规划分阶段购置了一定数量的本学科专用的图书资料,筹措和安排资金建立本学科的电子书库,以上条件已基本满足本学科教学与科研的需要;2013年配置台式电脑及扫描打印设备,为研究生学习和了解学科有关发展现状与前景,及时掌握新方法、新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

六、学科取得成绩

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发展,在甘肃省医学界中有其特色,又因目前精神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对健康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积极、稳妥、前瞻性的开展本专业学术研究,集思广益的临床探讨、同国内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前沿学科同步的科研活动以谓蔚然成风。本学科近10余年来承担省部级项目4项,地厅级课题9项,获得科研项目总数9项,科研经费总量达80.10万元。科研结题10项,科研获奖6项,其中省部级奖项2项,厅局级奖项4项。

在圆满完成好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中,学科组成员精勤不倦,孜孜以求、著书立说、撰写论文,总结提高,近10余年来主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教学用书10余部,国家级核心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计18篇,省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计36篇,本学科点举办的主要国内学术会议5次。

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在临床上有广泛的治疗前景。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传统中医药(包括天然药物)的认可,遵循中医药理论,根据临床用药经验,从经方、验方,将人的心身相关性直接运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心身一体化、关注人的社会性生存状态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数千年擅长调整治疗精神神经疾患临床优势的理论指导,随着健康"绿色"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医药治疗精神疾患正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使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契机。

返回
?
在校生 教职工 未来生 留学生 政府机构 校内导航 兄弟院校 省内高校
  •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 研究生院 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就业指导
  • 图书馆 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 科研实验中心 敦煌医学研究所 2011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 甘肃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重点实验室 工程中心 校内科学研究所
  • 中医临床学院 药学院 针灸推拿学院 中西医结合学院 临床医学院 护理学院 基础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经贸与管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教育技术发展中心)
    人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藏医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教学实验实训中心 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教学部 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部 第二附属医院临床教学部 第二附属医院研究生部
  • 学校办公室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 科学技术处(学科建设办公室、2011协同创新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计划财务处 审计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招标采购中心)
    产业协作服务处 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 保卫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社保部 甘肃省人民政府 食品药品监管局 甘肃省卫生厅 甘肃省发改委 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科技厅 甘肃省工信委 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人社厅
  • 学校办公室 审计处 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 基本建设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
    (招标采购中心)
    保卫处 科研实验中心 期刊编辑部 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 敦煌医学研究所 计划财务处 研究生院 科学技术处(学科建设办公室、2011协同创新办公室) 纪委办 监察处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党委统战部 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365bet官方网站工会委员会 共青团365bet官方网站委员会
    (创新创业学院)
    人事处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所 图书馆 定西校区 甘南校区
  •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 贵州中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城市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联合大学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东路35号

    电话:0931—8765555 邮编:730000

    Copyright 2011 designs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7003159号